健康之苑

首页>>健康之苑>>健康之苑>>正文健康之苑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日期:2008年03月11日      来源:admin      浏览:8136次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公认的一致性的界定范围。这是因为心理是否健康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找到绝对符合标准的“心理健康”的人。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观点和理论,可以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水平一般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智商具有个体差异,一般认为智商在80以上为正常。智力低下或弱智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类疾病,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上,其界定智商值应是低于70 
    2
、情绪稳定协调:稳定协调和愉快的情绪表示儿童青少年处于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甚至可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乃至损害身体健康。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人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
、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是和谐统一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是适度的,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度的反应,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如果儿童早期的社会交往被剥夺,容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心理障碍。若常表现为孤独和人际交往的冷漠,应考虑是否出现人格障碍;相反,无选择地过分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也要考虑是否属于躁狂状态。若常表现过度攻击和行为霸道,使别人不愿与其交往,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性格极端内向或极端外向,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 
   
当然,处于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因此,上述心理健康标准对他们具有相对性,衡量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只能大体符合“标准”。简言之,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健康心理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