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生心理

有一种怪病叫做“拔毛癖”

日期:2012-11-27   浏览:14322次

 

随着从猿到人的进化与发展,人类原来遍布全身的体毛逐渐退化小时,除了阴毛与腋毛尚具有一定的原始生理功效外,其他体毛如头发、眉毛、睫毛、胡须等更主要的成为修饰自我、美化自我的载体,以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理需求。基于上述社会心理与文化观念,任何一个意识清楚、精神正常的人都不会无目的的拔除自己的毛发,特别是直接影响自己外观形象的头发、眉毛和睫毛。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发现一些并无任何特殊原因和目的的反复自行拔除自己毛发(主要是头发)的人,他们由于反复不断地拔除自己的头发,以至于造成头发的大片缺失,甚至全秃,在平时不得不靠戴假发来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拔毛癖”。

 

    拔毛癖常起始于儿童,多在儿童中期(10岁左右)起病,女性患者占绝对优势,也有起病较晚者,到成年才起病。病程具有慢性化的倾向,约1/3患者病程在1年左右,部分病例其病程可持续达20年以上。

 

    拔毛癖患者的拔毛范围可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发、眉毛、睫毛、阴毛、胡子、体毛等,最常见的是头发。其主要特征是反复拔除自己的毛发,而导致毛发缺失。同时伴有行动前不断增加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满足、愉快感。一般来说,虽然患者的毛发缺损区可有瘙痒或刺痛感,但在拔毛时患者并无痛感。

 

    拔毛癖也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范畴,目前尚无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总的看来治疗效果尚可,要优于其它冲动控制障碍,如纵火癖、偷窃癖。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治疗过程常需要精神科与皮肤科医师共同努力。药物治疗中抗抑郁剂为首选药物。心理治疗中的行为疗法如厌恶疗法、生物反馈疗法,以及内省性心理治疗和催眠治疗均有治疗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