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生心理

小学儿童的品行障碍与对策

日期:2012-10-30   浏览:14720次

 

品行障碍是小学教师比较关注的一类儿童行为问题,是指18岁以下或青少年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例如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进行故意伤害他人或虐待小动物,经常故意破坏家里的东西或公共财物。在小学阶段,这些问题主要以攻击、偷窃、破坏、撒谎(并非为了躲避惩罚)、逃学(一学期三次以上)或离家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些行为表现各不相同,但是其共同特征是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违背、具有一定暴力倾向或消极社会影响的行为。由于这类行为显示出与人类或物质环境相对抗的特点,因此这些行为也常常被界定为反社会行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行为通常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并不构成妨碍,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并不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

 

表现

 

   第一,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高而且性质比较严重。具有品行障碍的小学儿童许多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都很高,如经常性的打架、发脾气、偷窃等。有的行为虽然发生频率不高,但后果极为严重,如纵火。

 

   第二,行为重复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缺乏实际的社会意义。通常这些行为不是由于某种压力影响所造成的,比如居住环境的改变或父母离婚等,而往往是经常性地自动发生,缺乏可预测性。

 

   第三,品行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方式比较单一,经常性重复某些单调的行为。在这一点上与一般儿童相应于不同情境而做出的选择性的破坏行为不同,他们总是局限于几个有限的行为上。

 

  第四,品行障碍儿童往往活动过度,经常坐立不安,容易冲动,比较粗心和笨拙。此外,品行障碍儿童更容易出现学业成绩不佳。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富于攻击性的行为而遭到同伴的普遍回避、拒绝,使得他们有较少机会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与成人交往过程中也表现出比较多的困难。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服从成人的权威和按照一定的法规、制度行事。在认知方面,这类儿童经常对他人的社会行为作出一些与常人不同的偏执性解释。

 

 

治疗

 

  对于小学儿童品行障碍的矫治,有行为主义的强化治疗方法、社交技能训练、父母及家庭治疗以及针对认识和理念上的认知治疗等。对于小学儿童而言,代币法是一种教师便于操作和掌握、具有较好效果的可行尝试,同时对于其他行为问题如作业潦草、课堂违纪等也有其适用范围。

 

  代币法就是以代币为强化物来激发儿童外部动机,减少不良行为,增加期望行为发生概率,并逐渐将外部动机引向内部的一种行为矫正技术。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假设是,既然行为是强化的产物,那么对于不良行为也可以采用强化使之消退。显然,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技术。

 

  代币法的第一个环节是确定儿童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希望通过矫治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希望矫治的不良行为是说谎,矫治的目的是逐渐减少说谎的发生,最后达到诚实的结果。

 

    第二个环节是确定强化物。强化物包括增加期望动作的刺激物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刺激物。在这里就是代币。如一旦说谎则扣除相应的代币,而如果一段时间里没有说谎则奖励相应的代币。代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可以是红花,也可以奖励券,积累到一定数量的代币可以兑换儿童最喜欢的东西或者活动。如20个代币可以兑换喜欢吃的水果,400个代币可以购买新的运动服,800个代币可以和家长到公园玩一天等。代币的奖励和扣除规则由教师和儿童共同商量决定,定期兑换(儿童也可以选择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

 

    第三个环节是执行阶段。严格按照教师与儿童协议的方法进行,切忌食言。在执行过程中,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儿童认识说谎的原因和害处。儿童获得代币时应帮助其体验到快乐,受到惩罚时让其内心进行反思。

 

    第四个环节是代币贬值,是代币法相对比较关键的一个步骤。当执行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后,儿童的不良行为发生概率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期望行为明显增加并保持在一个良性水平。此时若撤除强化物,结束协议,则不良行为将很快恢复。为了避免出现反弹,教师应告诉儿童,由于某种原因,原来的代币兑换需要调整,降低代币的价值。如30个代币才能吃到水果,600个代币才有机会购买运动服等。如果选择结束,则什么都得不到。这样,使儿童愿意在代币贬值的情况下继续执行协议。多次贬值阶段后,儿童的不良行为将得到很好的遏制,期望行为建立起来了,体验到良好行为的乐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