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生心理

名校学渣 淡不淡定看心态

日期:2020-08-21   浏览:12393次

      比较好的初中、高中、大学,当新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渐渐显露各自能力的时候,老师就会发现,有些孩子出现巨大的变化:他们在原来的学校都是尖子,但到了更好的学校,因为成绩不再冒尖,于是变得沮丧、懒散,甚至失去学习动力——这种现象很常见,有些老师将之命名为“小升初现象”、“升学落差”等等。
      有人认为,这得赖中国教育制度太功利,用成绩来划分人的等级,分开学霸和学渣,造成学习差的人很沮丧,学习好的人很焦虑。分数构成了无形的等级,导致身在其中的人都很难开心起来。
      好不好,家家学校都有比较;淡不淡定,终归看学生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同样面对“不冒尖”的现实,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平常心,继续过他们的快乐人生;有些孩子则会一蹶不振,或者产生强烈的妒忌心,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孩子的不同表现,和他们的“自尊结构”很有关系。
      一个人的自尊就好比一座楼,是由无数柱子、墙面等组成的“结构”。如果这座楼被造得高大结实,结构紧密,那么,面对“成绩不如人、表现不冒尖”这类冲击时,“自尊”就能安然挺住,保持平衡,不会被击垮,还有修复的机会。相反,如果“自尊”这座楼是中空的,结构很虚弱,那么面对冲击时,它就会受损严重,失去平衡,让我们“整个人都不好了”,而且很难恢复过来,长年累月陷入恶劣心境之中。
     “结构紧密”是自尊健康的关键。那么,紧密的自尊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大楼的柱子、墙面”到底是什么——答案是确认。
      自尊的形成,是无数次“从外部确认到自我确认”的过程,从婴儿出生就已经开始。比如,婴儿饿哭了,妈妈马上喂奶,首先从外部(妈妈)确认了一个事实:“我关心你。”然后婴儿自我确认:“我是有人关心的。”这样,婴儿的“自尊大楼”就竖起了一根“钢筋”。后来,婴儿尝试扔出一件玩具,妈妈说“你好有力”,婴儿确认“我有自己的力量”,于是又加了一点“水泥”……无数次确认,终于建起无数“柱子、墙面”,于是孩子就形成了健康的自尊,紧密的结构。他能够在方方面面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长大后,当受到“成绩差”之类的打击时,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价值,所以就容易心平气和了。
      不健康的自尊则是无数次确认失败的结果。比如,父母一千一万次让孩子知道:“你成绩差就对不起我们。”这时,孩子会试图确认两点。一,“我”是否值得无条件被爱。但这一点他确认失败了,因为父母的爱明显有条件,所以他该插“钢筋”的地方空了,这样的空位还有很多。二,成绩好是“我”单一的价值所在。这一点他多次确认成功。于是,他的人生就会极度依赖成绩。“成绩”是他“自尊大楼”几乎单一的支撑。当支撑被打断,他的自尊就会崩塌,觉得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啥都不是,继而就会发生各种问题。
      出现类似问题时需要及时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适当帮助,恢复自尊自信,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来迎接生活的挑战与考验。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及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根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规定视予以公告,如有侵权,请履行《条例》规定“通知与删除”简易程序,避免纠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