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热点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症

日期:2011-02-10   浏览:13782次

节后综合症就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表现。比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做准备等。要预防这种现象,就要注意心理的平稳过渡,节后及时“找事干”,避免突然“急刹车”。

专家介绍,每年春节黄金周过后至正月十五期间,因春节长假结束后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前来咨询的市民比较集中,多数人都是因为无法顺利回归到节前的工作和生活轨道,从而产生了困惑甚至焦虑,具体表现为精神疲乏、神经性厌食、感觉孤独、旅游遐想等。这些都属于较为正常的现象,无须过分紧张,一般只要通过有意识的自觉调整,慢慢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中去。针对上班族、老人和孩子的不同情况,专家分别给出以下建议:

一、上班族:春节长假期间,忙碌了一年的上班族很容易在身心上松弛下来,玩乐过度,甚至通宵打牌娱乐,扰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因此,应注意调节作息时间,恢复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减少应酬,节制烟酒,适当运动,使身体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工作方面,可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然后静心思考开始工作后应该做的事情,梳理一下日程。如果感觉压力过大,可通过深呼吸进行调节。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可以适当地散散步、听听音乐或喝杯咖啡。无须强迫自己立刻投入到较复杂的工作中去,在制定日程安排时,要注意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过于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可以先安排压力较轻的工作,逐步让松弛的“弦”重新绷紧。

二、老人:老年人应在儿女们上班前尽快调整到平日的作息时间,饮食以清淡、规律为主。如果入睡困难,可适当服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恢复因节日中断的户外活动,把平日里的个人爱好都重拾起来。另外要注意调整心态,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老伙伴聚一聚、聊一聊。儿女们也应该注意利用闲暇时间常去看望父母,多些电话问候,避免老人在节后产生孤独、失落的情绪。

三、孩子:良好的心态是进入新学期的一个重要开端,家长们应利用节后时间帮孩子做好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让孩子“倒时差”,杜绝睡懒觉和看电视无度的情况。可适当温习上一学期的知识作为“热身”,不要让孩子感觉一开学就进入异常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对接受新的知识产生抵触。此外,不妨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树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