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04 浏览:15470次
生活当中,类似这个女孩的遭遇并不少见。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一方像个努力的小学生,千方百计改变自己,另一方则像一位苛刻的老师,无论对方怎么努力,都不会给其满分。也有的关系中,一方像包容的父母,“让你去放纵”,另一方则像不省心的孩子,各种折腾。这样的关系无论是恋情还是婚姻,都是不健康的。其实质上暗藏着剥削、利用、消耗甚至是贬损。
究其原因,就是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其人格原本就是不健康、不和谐的。这里所谓的人格,基本等同于个性,即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在个体的成长中,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和幼儿的关系如果是平等的、平和的、相互理解尊重的,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把这种关系复制到友情、爱情、婚姻等其他亲密关系中。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被轻视、被挑剔、被虐待,那么他长大后,同样会把自己糟糕的早年经历模式,无意识地复制并转嫁给对方,他也会轻视、挑剔、虐待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以此来摆脱幼年创伤的阴影。当然,这些是深层的心理机制,并非当事人有意为之。像很多女孩说的:“小时候,我最讨厌我妈,发誓不做她那样的人。”实际上却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些都是个体在无意识中学习、模仿的结果。
这种情形正应了那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以改变的本性,就是难以改变的早年关系模式,这是已经内化到心灵深处的人生底版。除非经过长期的心理治疗,或经历重大心理应激,否则改变起来相当困难。所以,最简单的、能做的事情就是立即结束,及时止损。
当然,不是说发现对方有缺点,就立即分手,而是要看这样的缺点是否为常态及可接受的。假定自己是第三方、旁观者,是否觉得这些缺点是过度的、偏离的。另外,如果对方带给自己的伤害是重复出现的,甚或变本加厉的,那这样的伤害可能就是一种模式,不要让其多次出现,因为施虐的快感会强化施虐者的行为。制止的方式就是明确的拒绝,包括关系的决裂。
糟糕的情感,其背后是糟糕的人格及糟糕的早年内部关系模式。如果你不小心遇到了这样的情感,那么不要勉强自己,不要为感情殉道,而要认清并及早远离,并在以后寻找与此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