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9月22日 来源:admin 浏览:15317次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要珍视心理健康。
1.家庭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有些小学生家庭关系不和谐,甚至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孩子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致使孩子自闭,自卑。
所以,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要想到孩子的心理问题,这就必须要与孩子进行友善的沟通,了解他在想什么,平时注意孩子的言行,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他做错事时不要武力解决,不要轻易对孩子做承诺,说过的就必须要实现,为孩子在心里上树立一种“言行必果”的心态。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独立能力和抗压能力训练,孩子有成绩时要尽量表扬。在学习上,要有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
2.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课表上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上的很少甚至不上,更不用说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考试制度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期末、期中考、月考、周周考、课课练......分数越来越被看重。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所以, 一方面,教育机构应尽快完善心理教育制度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学校、教师不要为了名次而让考试
3.教师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有一些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一些教师的种种不健康心理,在平时的工作和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就会通过言语、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例如:驱赶学生出课堂,并称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贬低,各种过头话或者错误的批评。这些都极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缺乏必要的热情,更谈不上激情。还有些教师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强烈不满。不仅将不满与怨恨对着老师,而且还可能将不满和怨恨撒向其他学生。
4.社会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小学生心理品质植入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等的影响;加之,邻里之间经常问及孩子的学业,经常攀比孩子的成绩。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的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清楚哪些事该让孩子知道,那些事不能让孩子知道。另外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攀比孩子的成绩等。
5.互联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小孩不会操作计算机,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境下进行,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于网游中进而成瘾。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导致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和行为受到极大影响,形成暴力崇拜,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模仿,用暴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小学生的德育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是哪个父母、哪个家庭或学校的事情,而是全民的事情,需要全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