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3月19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5349次
1、 给孩子一个照顾自己、照顾别人的机会。
有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尝试去做的,父母包办一切,却是扼杀了孩子对世界的探索。
在第3季的《爸爸去哪儿》中有一期,作为家长的刘烨不在,诺一带着妹妹霞娜参加节
目,一期下来,都要被诺一的“哥哥力”圈粉了。
哥哥身负照顾妹妹的责任,他很好地做到了:安慰难过的妹妹、喂妹妹吃饭、帮妹妹换衣服……
诺一这个哥哥,比他那经常看手机不看孩子的爸爸负责多了。不是有这么一次经历,谁会知道5岁的孩子能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照顾好更小的妹妹?
探索世界,与外界建立联系,的确有可能伤害到孩子。但如果因此将孩子放到蜜罐里,等他们长大了,又该如何在多变的社会生存?
让孩子尝试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这些事情,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将随之建立。
2、 让孩子知道,他得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看过一则故事,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一座桥边放了大鞭炮,因为违反禁令,他被警
察带到警局,罚款14.5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数目,男孩交不出,只能由他父亲代交。
事后,这位父亲没有打、没有骂,而是让孩子打工还钱。
后来,男孩里根成了总统,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
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后,父母表扬孩子哪里好,还可以给出合理的奖励。
而当孩子犯了错,就得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懂得,他需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为了惩罚而惩罚是不对的,让孩子承担他们自己行为的后果,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对错。
适当的惩罚,能让孩子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3、 言传还需身教,做好榜样。
在生活中,父母有时候会在孩子玩得高兴时想要加入,但经常因为破坏了孩子心中的计
划而使得孩子发脾气。
通常父母要不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是不对的,要不就是知道了,但为了保持威严,不会向孩子道歉,只是让孩子重新来过。
父母这种态度,孩子只能感受到委屈。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都是这样,那我随便捣乱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是何种模样,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成你的样子。
父母有责任感,孩子才会知道拥有责任感是何种感受。
做好榜样,父母应该:别在孩子面前互相推卸责任、跟孩子说好的事情,就要做到、父母做得不对,也需要道歉……
榜样的作用是强大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终会长大,会独立,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我们不可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一辈子。
真爱孩子,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