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8月04日 来源:admin 浏览:15283次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类犯罪案件的发案率不断上升,行贿方面的实例也不时见诸报端。腐败或行贿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也难免渗透到儿童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中。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小学生行贿”,就可以
得到上百万个相关结果,内容大多是关于小学生为了班干部职位、好的座位、老师的特殊照顾等目的,向老师、学校管理层甚至同学行贿。
行贿是一种利用物质财富影响资源分配的社会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行贿的认知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心理学认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具体到对行贿的认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也会存在差异。
儿童青少年暴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其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意识都会受到影响。长期如此,儿童青少年很可能无视社会规范和竞争规则,而认可“送礼”“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这会使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心理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也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有效防止儿童青少年受到行贿等不正之风的影响,探讨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规范认识的发展过程,了解他们对于行贿的认知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