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10月25日 来源:admin 浏览:13667次
古埃及人有“七日神力”一说,认为生命过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一规律。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介绍,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要判断它是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常以7天为界限;感冒了,治疗要7天,若7天不愈就不再是感冒,可能合并了支气管炎、肺炎、鼻咽炎等疾病,或压根就不是感冒;手术后拆线的最佳时间是术后第7天;器官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常发生在术后的第7、14、21或28天。
在一周的生理周期里,人体组织工作效能会发生明显变化,既表现在体力上,也反映在智力上。一般说来,星期一这天能力最低,表现为精神欠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绪不宁,之后逐渐恢复,精力充沛,体轻手巧,情绪乐观,思维敏捷,到了星期五,又转向衰退。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一周的学习效率,星期一最低,星期二开始提高,星期三、星期四最高,星期五变低。困扰现代人的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高峰,也有“七日节律”的特点。据调查,城市居民中,星期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一天,发病及死亡的危险要比其他几天高出40%左右。
合理双休,周一好心情
专家认为双休日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机体生理功能有直接的影响。星期一这天能力弱、精神差,从客观上来说,是周日生理功能减弱的延续,而主观上,与双休日缺乏合理安排有关。周六、日劳作过度,或饮食不节,或起居失常,会加重周一的功能弱化。如能在生理功能趋于衰退的周六、日脱离工作环境,合理地安排饮食、娱乐等,做好双休日保健,有助于减缓功能下降和情绪低落。
“拼命三郎”应当心
近年来,许多知名人士以及特殊行业人群早逝或猝死的事件频发,其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分析他们罹病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乃在于劳累过度,失于调节和保养。各个行业都有“拼命三郎”,他们事业心极强,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一年、几年都没有真正休息过。因酷爱事业,不知疲倦,其体力、情绪的波动周期已很难表现出来。
专家认为一周的生理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热情、兴趣爱好以及专注程度都会改变生理周期。但是,长时间的紧张劳作是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人的体力精力需要保持收支上的平衡,一段时间的紧张劳作,势必需要相当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才能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有些人长年累月埋头工作,机体得不到及时休整,最终落得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给家庭、社会造成惨重损失。
现行的双休制度,从制度上给健康提供了保障,但对“工作狂”来说,更加需要的是保健意识的提高及家庭、社会的督促。如能“做五休二”最好,不行的话,“做六休一”也可,再不行,一天中也要抽点时间来调节精神,做做运动,注意饮食。身体好才有事业的“长盛不衰”。